落,云起云散,很是惬意。
幸福好似密密麻麻的柳枝,在他们心中扩散。
两人时常商议未来娃儿的名讳。
洞文俗名姓刘,妇人姓观。
「娃儿姓观吧。」他说。
「为什麽?这世道哪有随娘亲姓的道理?」妇人茫然不解。
洞文笑道:「你的姓氏,比我的姓氏好听。」
妇人噗一笑。
「到底你是呆子,还是我是呆子?」
「大不了生两个娃儿嘛,一个随我姓,一个随你姓,你相公现在是远近闻名的神医,
不说银两,单是在江湖,也多得是人想来结交,拜会—肯定养得起两个娃儿。」
妇人眼底又带上希冀,她靠着躺椅,眺望着远处地平线上一轮银月,说:
「如果是个女娃娃就好了。」
「为何?」
「随我,漂亮。」
两人开怀大笑。
妇人本就不太聪明,怀孕后,更是傻了,时常坐在原地发呆。
一恍惚,就是一个时辰过去,但问她在想什麽东西,她又记不清。
有时她会趴在洞文的怀里哭。
「还是不生娃娃了,娃儿要是随我,这麽笨,那该怎麽办呀?」
「不笨啊,你画画多好。」
「我也只会画画了。」
「我也只会看病。」
「所以呢?」
「天生一对。」
这种对话,时常在入夜后发生。
一天,平淡的一天,下雪的一天。
同一年,霜降,入冬。
洞文怜惜妇人,让她在屋里休息,自己则抱着水盆,在河前洗衣。
河水极为冰冷刺骨,让他十指通红。
洗完衣裳,抱着水盆爬上山坡,推门一瞧,忽然,明晃晃的弯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眶当水盆摔在地上,洞文惊看去,门户大开,几个面无表情的戎人站在院内,而在屋里。
妇人坐在椅上,脖颈也架着明晃晃的钢刀,她俏脸煞白,被吓得不轻,眼泪一滴滴往下落。
在妇人身后,一位戴着毡帽的戎人少年,正端详着一副画。
画中,是一席白衣的酒儿。
戎人少年瞧见洞文,微微一笑,
「烛九天想要绛珠玉,但没抢到,给过他一次机会,只是他没把握住,既然如此,那谁能抢到此物,自然便要各凭本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