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在成都设立「军资转运使」,将蜀锦丶井盐丶铁器等战略物资源源不断输往前线。
站在成都府衙的城楼上,苏允望着锦江边忙碌的漕运船队,满意点头。
此番拿下四川,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战略上的破局——这片土地曾孕育过古蜀王国的神秘丶蜀汉政权的坚韧丶后蜀王朝的繁华,如今将成为他「一统华夏」的基石。
当明军从四川顺江东下时,蜀地的粮草丶兵器丶兵员如同血脉般注入统一战争的躯体,将是华夏「大一统」局面的形成的基石!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刘邦出蜀而有天下,李渊保蜀而延国祚,赵匡胤平蜀而定南方。
苏允的洪武征蜀,不过是这一历史规律的又一次重演。
四川这片被诸葛亮称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的土地,终究以其独特的地理禀赋与经济实力,成为历代雄主问鼎天下的「王业基址」。
而当明军的旗帜插上成都城头时,一个新的大一统王朝,已在天府之国的沃土上埋下了最初的种子。
洪武二年正月十五,成都府的元宵花灯尚未熄灭,苏允已在原后蜀皇宫的宣政殿内铺开蜀地舆图。
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他案头堆迭的文卷——左边是户部呈送的蜀中田亩清册,右边是工部绘制的都江堰修缮图,中间则压着一封刚从陕西送来的密函,墨迹未乾处写着「辽军于河套按兵不动」。
「先生,」王抱朴抱着一迭帐册躬身入内,「成都府库清点完毕,原大宋存留的官粮有三万石,但……」
他顿了顿,翻开帐册最后一页,「但历年被官吏克扣的『青苗钱』帐目,足足厚过三寸。」
苏允指尖划过舆图上的长江航道,头也未抬:「把克扣钱粮的官吏名单列出来,首恶者斩,从者充军。
另外,」他指向地图上的嘉州,「那里的井盐作坊,即日起由军府直管,所产之盐半价卖给百姓,另一半……」
他忽然停住,抬眼看向王抱朴,「你还记得之前我们用蜀锦换了多少战马吗?」
王抱朴咧嘴一笑:「咋能不记得!一匹汗血宝马换三匹蜀锦,那回鹘商队的首领眼睛都绿了!」
「那就用井盐换战马。」苏允将朱砂笔重重顿在图上,「派人去吐蕃丶回鹘地界,告诉他们,大明的盐巴管够,但得用良马换。
河套马虽然不少,但还不够,大明需要一只更加庞大的骑兵,接下来我们不仅要应对大辽与大宋,等灭了他们之后,还要打下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