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能这样,要和你的家庭条件像般配。
条件差的,即使清水煮菜,请来帮忙的乡亲们照样干活尽力,绝没有一句怨言。甚至,还有从自己家带着菜食过去帮忙的。村上有个叫海林的,一只眼天生残疾,三十多了还没讨上媳妇。他父母去世的早,又没用兄弟姐妹照应,日子过得没个样子,自个起火做饭都很少,不管谁家有了红白事儿,他是不请自到,为的就是混饭吃,临了还会揣回几个馒头。有一年深秋的一天,村上来了一个精神不好的妇女,在村上占了一个多月了还不离去,眼看天冷了,上岁数的人可怜她,就想到了海林。有细心的人打听到这个妇女已经到过临近好几个村了,该是没有家道的,就给海林介绍。海林高兴坏了,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捡到一个媳妇。他用一只眼打量了一下这个妇女,还不怎么丑,对得住自己,就把人家领了回去。本族尊长要给他们举行个仪式,并给自家人交代,办喜事的那天,都要来,谁也不能只带一张嘴空着手来。于是,就连乡亲们来的时候,也是你拿一个北瓜,我掐一把粉条,他抱几棵白菜,一个搞企业的远门提来了一大块肉这天的大锅菜都成了百家菜,大伙吃得比那一家都香。
倒是那些从村子里走出去混出头脸的人,才对大锅菜马虎不得。他们这些人平时回村少,给乡亲们帮忙不多,便会在自家遇到红白事时回报乡亲们。乡亲们站在灶火旁边,满锅里多是翻滚的肉块和漂浮的油花。开饭时,自己还会亲自到大锅前盛一碗菜,碗底下再夹一个馒头,与邻居们或坐在院子里的方桌上,或圪蹴在门前的台阶上边问年景边大口吃菜。这样,便有人会说你:出去这么多年都没有变,还是咱农家人的样儿。这句话,可是乡亲们对一个在外的人很高的评价。谁要是觉得混到人前了,做大锅菜时清汤寡水糊弄人,动不动还摆谱,乡亲们可不买你的账。场面上肚里再有气儿,也不会丢下饭碗走人。可是,日后在街上见了面,人们也会待搭不理的,或干脆远远地躲着你走。
有一位在本地权力部门做事的,埋葬他老爷子时,买了不少肉和其它好吃的,让村里管事的把熬菜做的肥肥的。没想到的是这个管事的为了给事主走近步,舍不得往锅里放肉,将不少肉搁在屋子里给省着。乡亲们看到锅里的菜后很生气,到了出殡的时候都不往前凑。他觉得很纳闷,事后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