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牛人总是不信命的,他们只相信自己的努力和拼搏。
这是所有成功人士所拥有的优良品质,却也是李白人生悲剧的底层色彩。
选择了走上这条路,就注定了前途会布满荆棘……”
请收藏:https://m.18kan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李白的偶像是战国时期的说客鲁仲连。
此人可能名气不算特别大,却在一生之中,有两次辉煌的大场面。
第一次,他在两军列阵,剑拔弩张的战场上,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两边的当权者,制止了一场战争。
第二次,嗯,他以几乎同样的方式,制止了另一场战争。
能够以一介说客身份,完成此等壮举的,历史罕见,况且还是同一个人两次达成此相同的成就呢?
而且,这位鲁仲连还有一个显着特征,那就是他从不为具体的哪一位君王服务。
他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周游盘旋在列国之间,跟每一位国君都混得脸熟,事情办成了也不要封赏。
他是个宁可穷而自由,也不愿因富贵而久居人下的侠义化身。
神奇的是,这位鲁仲连的最终结局,是浮槎东海,东海在古代,那可是仙家圣地。
可以说,这位鲁仲连在各个方面,简直完美符合李白理想化人格需求。
能成他人所不能成就的伟业,像大鹏一样自由翱翔于世间,似仙似圣,活出了精彩的一生。
既然李白有此远大志向,一座戴天山自然是容不下他多长时间的。
十八岁那年,李白离开了家乡,往梓州出游。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之所以选择梓州,是因为这里有一位名为赵蕤的隐士。
赵蕤虽然是屡试不第的隐居之人,却也是一位学贯古今,号称‘博学韬衿长于经世’的厉害人物。
他所擅长的《长短经》,共九卷六十四篇,是一门兼具了儒、墨、道、名、法、阴阳、纵横、兵家于一体的王霸之术,也称帝王术!
若放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就是苏秦、张仪一样的人物。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