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牵羊而降,恐怕十余万官军就得被合围了」中年文士言语之中对前朝并无好感,哪怕如今是异族统治,也只是语气淡淡的。
「听闻帝都已降,为保全城百姓,陈忠肃公与太祖相约不得伤城中一人。
太祖指天约誓,陈忠肃公方才开城。
大军入城之时,陈忠肃公自刎于城头,从者将校三十余人。
太祖怜其忠勇,赐金厚葬,子孙皆征辟为官。
陈忠肃公有子二人,长子陈衍早夭,次子陈霄袭官承爵。
陈霄有四子,分别取忠孝节义四字为名。
长子陈守忠一心求学,于凌霄山琅琊洞苦读三十年,不问世事。
反倒是陈守孝袭了父亲的爵位,娶了河东薛家的小姐为妻,生育三子。
长子陈向晚,次子陈向朝,幼子陈向楼。
陈向晚袭了祖上爵位,娶的是夏州柳家的小姐,生有二子二女。
陈向晚前些年偶得风寒离世,好在太夫人还在!其长子承袭爵位,又兼进士及第,位列二甲三十二名,现已为济南知府。
长女嫁与关西赵家为媳。
而那位便是陈向晚的遗腹子,大名叫做陈庭芝的」
郑管事好奇的问道:「你怎么知道得如此清楚?」中年文士翻了翻白眼,无奈的说道:「陈家是在延安府也算是郡望,而我嘛……我就是那个毛头小子的开蒙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