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
在黄宗羲之前,写学案写出名堂的人真不多。但各派儒生都对这种研究极为尊敬。
因为只要想想,虽然研究的过程就知道做这种研究必须要看大量的古书,收集大量资料,将古人的思想全部练上一遍,才能够做总结。
没错,王文龙这本《晦翁学案》就是从《宋元学案》里头抄的。
但孙隆不知道呀。
他把书稿放在一边,先把今天的褶子批了,做好批红之后,这才点一杯清茶,开始仔细看书。
孙隆也是喜欢读书的,要不然不会被派到苏四镇去收税,没点文化水平,可镇不住江南的读书人。
翻开《晦翁学案》孙隆很快看了进去。
别说,这还真是部功底扎实的大部头。
书中先系统化整理了朱熹的思想变化过程。
接着又详细梳理了朱子的源流以及门派。
上追当时如释道各派思想从中找到朱熹的思想来源。
下承朱子的各路弟子以及再传弟子。
《晦翁学案》是黄宗羲的《宋元学案》中最见功力的一章。
因为朱熹一生飘泊,思想变迁复杂,他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几乎串起整个宋元儒学的网络。
要把这个人的思想流派找完,基本得把宋元儒学的变迁全部挖个底掉。
不知得看多少家的传头。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