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李光前的对手,他已经谋画着多元化经营,进入其他行业。
李光前淡笑道:“六弟,我和耀文曾探讨过星马华人的话题,他说,星马华人的问题必须纳入国际大局势中思考。
1946年,殖民当局重新接管新加坡,着手恢复饱经摧残的新加坡经济。同时,唐山境内战争爆发,大批华人为躲避战乱选择移民,华侨复员亦想返回东南亚地区,殖民当局对此采取了相关措施接收华人移民与复员华侨。
当时的殖民当局为吸纳华侨华人劳动力重建新加坡,对华人移民采取宽松的入境办理政策,‘对于证明书之有无,以及在星洲住址调查并不斤斤计较’,对复员华侨则准备了譬如施打疫苗、建立招待所、购买车票等一系列接待措施。
随着大批的移民涌入,新加坡面临突出的住房缺乏问题,尤其表现为城市住房问题。
新加坡人口拥挤、住房短缺的现象早在世纪初就出现,这种情况随着这两年华人、印度人、马来人移民的大量流入而加剧。
华人移民有寻亲靠友的传统,在当地站稳脚跟后,往往会将一家老小接到居住国,于新加坡而言,这意味着将进一步加剧当地的屋荒现象。
屋荒显然是促使新加坡移民厅收紧入境政策,以降低移民规模的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日益严重的屋荒,殖民当局并没有选择开源,战后殖民地独立运动频发,殖民当局不愿把大量资金投在新加坡的基础设施上,因而殖民当局只能选择节流,控制外来移民入境新加坡。
这是殖民当局颁布紧急法令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就是大家共知的马共问题。
马共的斗争直接导致了星马两地华侨华人出入境政策的急剧转变。一方面,马共里华人占了大多数;另一方面,马共由于遭到镇压,其活动被迫转入地下或乡下,利益受损的华侨华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