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斗米教能大兴,就是得益于这种简化。
而儒家,直到二程时期才完成了这种简化。
二程摒弃了儒家以前追求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开始追求直通本性。
那些诗词歌赋之类的通通不要,通过言传身教,直接掌握‘理’。
这种简化,为儒家的推广,扫平了最后一点障碍。
所以,儒家能在宋朝大兴,不只是因为皇家的支持。
还在于它自身的变革。
当然,佛教和华夏思想,是相互成就的。
在华夏吸收佛教精华的同时,佛教也同样被华夏优秀的思想逼迫着完善自己。
最终,与华夏思想完成融合的佛教,成为了大乘佛教,并延续至今。
而在其他地方传播的小乘佛教,发展的都不太好,甚至连佛国都被灭了。
所以,佛教东传,是一次互相成全。
言归正传。
正所谓后发优势,儒家转变的晚,反而成了一种优势。
它可以等佛道两家思想大成之后,将两家最精华的部分一并吸收,然后完成超越。文章写到这里,陈景恪终于将话题扯到了大同世界上。
基于儒释道三家,关于终极关怀的思想,我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思考。
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供大家批判。
我了向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