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虞公贪而好宝,见宝,必不从其言。请终以往。”于是终以往。虞公见宝,许诺。宫之奇果谏:“记曰:‘唇亡则齿寒。’(记,史记也。好,呼报反。)
[疏]“虞公贪而好宝”解云:谓立性贪贿,于宝甚也。“请终以往”解云:请君终竟赍宝马以往,不欲令其难之。
虞郭之相救,非相为赐。(赐,犹惠也。)则晋今日取郭,而明日虞从而亡尔,君请勿许也。”虞公不从其言,终假之道以取郭。(明郭非虞不灭,虞当坐灭人。)
[疏]注“明郭”至“灭人”解云:欲道序虞于晋上,令其首恶之义也。
还,四年,反取虞。(还复往,故言反。)
[疏]“还,四年,
', ' ')('\n
反取虞”解云:言晋人灭郭还归,其四年反往灭虞矣。
虞公抱宝牵马而至,荀息见曰:“臣之谋何如?”献公曰:“子之谋则巳行矣,宝则吾宝也,虽然,吾马之齿亦巳长矣。”盖戏之也。(以马齿长戏之,喻荀息之年老。传极道此者,以终荀息、宫之奇言,且以为戒,又恶献公不仁,以灭人为戏谑也。晋至此乃见者,著晋、楚俱大国,后治同姓也。以灭人见义者,比楚先治大恶,亲疏之别。牵马,本又作“\ue217”音同。巳长,丁丈反,注同。恶,乌路反。谑,许略反。别,彼列反。)
[疏]注“以马”至“谑也”解云:言虽有谋,年老必昏耄不任使,故言,盖戏之。注“晋至”至“姓也”解云:即庄十年“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是先书楚小恶而治之也。以前不见晋之小恶者,后治同姓故也。注“以灭”至“之别”解云:以前楚灭\ue438、邓不书之,而先书此晋灭夏阳者,先治同姓之大恶,欲见骨肉之亲,大则诛,小则隐,故言亲疏之别耳。
夏阳者何?郭之邑也。曷为不系于郭?国之也。曷为国之?君存焉尔。
[疏]“夏阳者”解云:欲言是国,天下未有;欲言是邑,而不系国,故执不知问。
秋,九月,齐侯、宋公、江人、黄人盟于贯泽。江人、黄人者何?远国之辞也。(桓公德盛,不嫌使微者,知以远国辞称人。贯泽,古乱反,二传无“泽”字。)
[疏]“江人、黄人者何”解云:欲言是君,经不称子;欲言微者,得敌齐侯,故执不知问。
远国至矣,则中国曷为独言齐、宋至尔?大国言齐、宋,远国言江、黄,则以其馀为莫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