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可预判已故大司马伐蜀难顺遂;外放淮南短短数年,便可累功封侯、名扬贼吴;前不久更是有一战讨灭辽东公孙、名载青史之功绩。是故,老夫便想让稚权参详下,若白身从戎,今我魏国何地可迅速积累功绩邪?”
白身?
积累功勋?
喔,我明白了。
你是想让你的次子、被浮华案禁锢的孙密,成为第二个丁谧。
恍然之际,夏侯惠也卸下心中的防备,当即不假思索而答,“孙公之问,首推辽东、次在幽州。”
但也正是这个不假思索,令孙资有点不淡定了,不由蹙眉复问道,“稚权为何不斟酌一二?老夫所谓,非为戏言。”
“敢问孙公,我可敢诓骗孙公邪?”
你当然不敢。
只是,如今的辽东与幽州,还有什么战事可言?
在夏侯惠的一声反问下,孙资也打消了疑心,耷眼在心中细细思量起来。
6=9+
啊,对了。
先前庙堂决策迁徙辽东之民归来安置时,夏侯惠还上疏提及了另一种处置方案,最大的缘由就是声称高句丽与贼吴媾和,日后必将有兵犯辽东之举。
那时,不管洛阳君臣还是幽州刺史毌丘俭,都对此议不认可。
想那高句丽弹丸之地、蛮夷之邦,连公孙度公孙康父子相继称雄海东之时,都被屡屡攻掠。而今,又怎么会有胆子挑衅连辽东公孙氏都灭掉的魏国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