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飞机低出20%以上,从而以相同的发动机功率获得更快的飞行速度,可谓身轻如燕,机如其名。
“蚊”式轰炸机装备了多种先进的机载设备。其中,目标引导系统能使飞机按照英国本土两个地面站发射的信号指示而不参照航路信息便准确抵达轰炸位置,从而使“蚊”式可以担任轰炸机群的导航飞机。机上的h2s轰炸仪能向导航员/轰炸员提供飞机下方的地面图像,从而大大提高轰炸的精度,使“蚊”式可以完成高、低空轰炸甚至俯冲轰炸和夜间轰炸。部分“蚊”式还安装了最远探测距离达到1.6万米的机载雷达,夜战能力远超德国机型。正是基于如此优异的性能,“蚊”式发展了侦察机、夜间战斗机、轰炸引导机、猎潜机、昼间巡逻机、布雷机、教练机、特种运输机等43种改型,是历史上改型最多的轰炸机。
二战奇兵
在盟军战机中,“蚊”式轰炸机是实现精确投弹打击的不二机型,经常用来攻击高价值点状目标或执行特种攻击任务。英国皇家空军轰炸机司令部还专门成立了一支蚊式特种轰炸部队。通常情况下,一架“蚊”式挂载4枚227千克炸弹对重要军事目标实施集中攻击,轰炸效果经常好于重型战斗机。在1942年5月对德国科隆的“千机大轰炸”中,蚊式作为引导飞机,率先找到目标区并投掷燃烧弹,为后续轰炸机群提供指引。1942年9月25日,长途奔袭的“蚊”式准确炸毁了挪威首都奥斯陆市中心的德国盖世太保司令部大楼,附近的街区却丝毫未遭破坏。
1943年底,英国决定营救法国德占区亚眠监狱里的战俘,包括大量英军飞行员、重要情报员以及法国抵抗组织战士。计划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部分就是在监狱围墙上精准地炸出若干个缺口或大洞,供被关押人员能够迅速逃出,如果破洞不够大,只能摧毁整座监狱,玉石俱焚。在缺乏精确制导武器的二战时期,唯一能胜任该任务的就是“蚊”式轰炸机。1944年2月18日,19架“蚊”式轰炸机从英国机场起飞,跨越英吉利海峡,以超低空飞行抵达法国亚眠监狱,按计划在监狱围墙上炸开一个缺口,并炸毁了大门和德军看守人员的营房,250余位在押人员顺利逃出。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