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的空中加油。在抵达斯坦利港附近水域时,轰炸机采取了100米低空飞行来躲避雷达监测。距离机场20千米时,“火神”爬高准备攻击,并开启了主动电子对抗吊舱甩掉了阿根廷火控雷达的锁定。转眼间,距离机场不到5千米,轰炸机穿云而出,从跑道上方掠过,21枚454千克高爆炸弹在20秒钟内落到了地面,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彻夜空。其中,一枚炸弹击中机场跑道中线,炸穿了跑道的混凝土层,一枚在跑道的边缘留下巨大的弹坑,其余的炸弹落在了跑道的一侧,击毁了跑道旁的军火仓库和一架普拉卡攻击机。整个轰炸过程结束时,阿根廷的防空警报还没拉响,“火神”就潇洒地脱离战场。经过15小时50分钟的空中飞行和6次空中加油之后,英国轰炸机安全返回到阿松森岛机场。
在此次史无前例的跨洋大轰炸中,所达到的毁伤效果看上去并不与其间的劳师动众相匹配,但作为一次战略轰炸,英军成功彰显了打击阿根廷本土的军事实力,达到了初期作战目的,被写入后来各国的军事教科书。
1982年的马岛战争是“火神”唯一一次战场亮相。其实,当时垂垂老矣的“火神”进行空袭相当勉强,但英国早已不是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再也拿不出更合适的战机,只能临时抱佛脚地改装“火神”。英军在“黑鹿行动”中出动了2架“火神”,其中一架作为备份,结果长机果然在飞往斯坦利港的路上因为一点胶皮老化的问题而不得不提前推出,由备份机担负所有使命。马岛战争后,“火神”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2.9 f-111“土豚”:精确打击功勋机
f-111是美国通用动力公司推出的经典作品,于1967年服役。数十年间,f-111一直不断改进完善,发展出ef-111电子干扰机等多种机型,产量约600架。f-111在数次大战中屡立奇功,在美国一直服役到1998年,而出口到澳大利亚的f-111则一直服役到2010年。
变后掠翼终获成功
f-111长22.4米,高5.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7页 / 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