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有德之人的手下好好务实,这样一来就发挥了张美的长处,而限制了他的不足。
还有一个例子,说的是有一个叫做孟贯的人,在后来柴荣出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这里面前两句就是:“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这是很含蓄的表示对于柴荣亲征的反对,柴荣叫来了孟贯对他说:“我是讨伐问罪,安抚人民,不是侵略,也就是我,要是别人当皇帝,你早就砍脑壳了。”
结果柴荣不仅没杀孟贯,还给了他一个官做。
这上面都是讲柴荣爱惜人才,但是柴荣也是一个很善于培养人才的君主,最好的例子就是一直跟着他的王朴。
王朴是一个军事家、天文学家、音乐家、政治家、建筑学家等等,总之就是一个全能型的人才,但是这个人才,在他的前半生却是过得很蹉跎,就是柴荣一步步发现了他的能力,锻炼培养了他的能力,要是没有柴荣就不会有连赵匡胤都敬重畏惧的后周重臣王朴了。
柴荣经过对于政治上的官僚制度的调整,改变了官场的风气,使得大量有才能的人能够发挥才干,这也为他后来进行统一战争奠定了基础。(未完待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