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棒槌配甜枣、逼迫地方上的豪强世家配合选官变法,这个具体的“甜枣”诸葛瑾暂时还想不到。
不过没关系,他们可以先想想如何“掀屋顶”,最终逼迫世家豪强接受一个“开窗户”的方案。
这个问题,诸葛瑾就拿手了,因为后世科举经过了那么多轮次的逐步改革,早期方案有多少漏洞、有多少可以堵漏的办法、这些漏洞没堵上之前又该如何钻……诸葛瑾有充分的现成答案可以抄。
所以,众人很快就针对这个分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诸葛瑾率先想到几点:
“要想让世家豪强们不反对这套察举加考试的选官制度,我们可以通过暗中散播消息的方式,暗示地方上的豪强,只要他们能够买断一个郡上报的全部察举名额,确保陪考的人考得都比他们真心想要推上来的关系户学识更差,那么他们就还有可能顺利实现原本的企图。
而只要变法能快速通过,朝廷就不会立刻上那些更狠的手段,不会立刻把每个州不同郡的‘录取名额’打通,仍然会保护各郡利益,确保每个郡察举上来的人、最终考核后,实际委任官员的人数,依然会落实到各个郡头上,郡和郡之间暂时不用竞争。
这些暗示,都会促成地方上的豪强出于惧怕、出于担心将来实际通过的变法对他们更不利,而赶紧捏着鼻子认了眼前这一版。因为天下的豪强,大多只在一个郡的范围内有势力,他们是不能跨郡保证自己的利益的。
而世家的手能伸得比豪强更长,他们往往和朝廷中枢有关联,有门路,哪怕新法鼓励跨郡竞争,他们也未必会受损,说不定还能排挤掉更多实力不够强、想要抢名额的潜在竞争对手。”
诸葛瑾这番建议,只是他想到的诸多招数中的一个典型例子罢了,类似的手段他还能举出很多。
不过仅仅就这一点,也已经让刘备和其他几个文官耳目一新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