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你还总结出了一点看法心得?”童贯一听又笑了,说道:“那说来听听,老夫倒要看看,关于西北军事,你能有什么样的看法心得。”
“那晚辈就斗胆献丑了,荒谬之处,还请太尉千万不要见笑。”赵荣清了清嗓子,说道:“晚辈认为,西北军事,首要莫过于横山一线,至于原因也很简单,西夏贼军的钱粮人口,过半都是出自于横山一带,横山在,西夏在,横山失,则西夏贼军兵源钱粮大半尽失,然后我大宋进可直捣西夏腹地,一举诛灭西夏跳梁小丑,退可扼守横山居高临下,以逸待劳,耗死实力大减的西夏蛮夷。所以我大宋若是对西夏用兵,只能是先取横山,万万不可贪功冒进,未得横山便大举进兵西夏腹地。”
童贯沉默,半晌才问道:“那以你之见,我大宋天兵若要取得横山,当如何进兵?”
“筑垒蚕食,徐徐推进。”赵荣答道:“横山一带山林众多,地形复杂,不利于大军展开,骑兵推进,却有利于步兵作战,正是我大宋军队发挥步兵优势的理想战场。而且我大宋将士擅长守城,以守代攻,又正好可以克制西夏贼军的骑兵优势。所以晚辈认为,我们应该坚定执行自仁宗朝以来就执行的筑垒而进的战术方针,在各处紧要隘口修筑高垒坚城,逐步蚕食横山土地,继而将横山一线的西夏贼军分割包围,逐个消灭,如此横山必为我大宋所得。”
“但问题是,西夏贼军已经识破了我们的战术用意,也在采取筑垒而守的战术守卫,这一点当如何破解?”童贯不动声色的问道。
“还是那句话,逐步蚕食。”赵荣答道:“兵多粮多是我们大宋军队的优势,有此优势在手,我们大可以采取集中兵力,逐个蚕食西夏贼军城垒的战术,今天攻一座西夏贼军的营垒,明天打一座西夏贼军修筑的兵城,专门从西夏贼军的兵力薄弱处下手,一口一口的把西夏贼军的营垒吃掉。期间若是兵力充足,我们还可以围点打援,逼迫西夏贼军决战。若是力有不逮,我们完全可以不争一城一地之得失,果断退兵保存实力,待到西夏贼军退却之后,再卷土重来也为时不晚。”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