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朱一二可以想象得到,一旦大军登岛,肯定顾不上区分什么番界、汉界,冲突显然避免不了。
再说了,一旦胎湾攻下,后续的大量移民上岛,还是会得发生冲突。
既然没法避免,朱一二就只能采取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态度来应对了。
“是!”相对于讨虏军中正儿八经提起来的将领,不管曾经是海盗的蔡牵、朱渥还是曾经是清军将领的李长庚、李南馨和陈光昭,在他们眼中还没归顺的百姓屁都不是,所以,对于朱一二最后的提醒,他们根本就没在意,或者说,在他们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
或许,这就是朱一二用他们来攻打胎湾的原因吧,没那么多牵肘,战事自然会顺利不少。
.......
嘉庆二年九月十日。
离台南鹿耳门三十里处的美丽的海湾,这里本是属于一个与世无争的小渔村,福宁镇总兵陈步云率军来到这里后相中了这里的地理位置,将渔村的村民全部驱逐,在这里建立了一个水师基地。
本来他们想选鹿耳门的,但那里地势狭窄,舰队展不开,最后选择了这个海湾。
现在这个海湾水师基地内停泊着五十余艘大小战舰,以前渔村的位置已经被营房取代,在营房左右的高坡上,还修筑了两座炮台。
如此,他们便和驻扎在安平镇的胎湾镇清军形成了掎角之势,作为守护胎湾行政中心的前哨站。
不过,作为主帅的陈步云并没有信心能挡住叛军的攻击,这不,他此时正和镇标中营游击将军曾见义在营中借酒浇愁呢。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