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第223章
当赵不息提着冒顿的头颅返回的时候,她看到的是正抱着周禀的尸首痛哭的扶苏。
赵不息从未见过扶苏哭成这个样子过。
扶苏是个情感十分充沛的人,赵不息一直都知道。情感不激烈的人也干不出来敢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和亲爹吵架这种事。
可先前赵不息见过扶苏最情绪激动的时候也只是他眼角泛红。
而如今,还穿着战甲的扶苏抱着周禀的尸体,哭得肝肠寸断,他的脸上,身上满是周禀的血混着他的泪,赵不息看得清清楚楚,扶苏抱着周禀尸体的双手在不受控制地颤抖。
扶苏甚至没有发现走近他的赵不息,他现在已经完全没有理智了,在看到周禀死状凄惨的尸体的瞬间,扶苏脑中名为理智的那根弦“啪”一下就断掉了。
扶苏是周禀带大的,扶苏年幼的时候,嬴政忙着统一六国,根本没有时间管孩子,只匆匆给他找了淳于越当作老师就不再管他了。
而淳于越那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还要着急为各国被战乱波及的儒家弟子奔波,就让周禀教扶苏识字读书。
周禀不苟言笑,可对扶苏很好很好,他自己一生未娶,没有孩子,就把扶苏当他自己的孩子养。他在外面很注重自己的威严和儒家的脸面,可私底下却会抱着扶苏,抓着他的手教他认字。
每一年过年的时候,咸阳街上,很多孩子都会坐在他们父亲的肩膀上逛年集。嬴政忙于他的江山霸业,自然不会有时间带着子女出去玩,可扶苏从两岁到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