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只能做些整理与回顾的工作了;但是文艺创作者的巅峰时期通常也是在40岁前后,过了60岁也基本只能埋首故纸堆了。
正因为如此,当一个才30岁出头就展现出极高散文写作能力和天赋的女作者出现时,不仅是作协的老人们感到欣喜万分,文联那边也是非常期待。
“小林啊,会籍迁移的事情就不要操心了。我这边专门帮你盯着。”湖安区作协的秘书长是个热心肠的大妈,“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尽快静下心来创作。你要知道,《京城文学》和《散文》这两本杂志可是非常缺稿的,尤其是缺你们这些年轻人的稿。”
原本林冬梅在京城大学还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些老了,结果到文联和作协走一趟发现自己还是“小字辈”。于是林冬梅带着一丝心中的窃喜和各位前辈道别,然后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事情都办妥了吧?”看到林冬梅乐滋滋地回到宿舍,赵兰兰笑着问道。“对了,我怕你回来的时候食堂就关门了,所以帮你打了饭菜,你看合不合口味。”
“谢谢你。”不管赵兰兰打的饭菜是否如自己的意,林冬梅都要承她的好意。
林冬梅发现赵兰兰给自己打饭菜的饭盒是保温饭盒。要知道现在学生大部分用的还是铁制饭盒,毕竟这个相对便宜。后世流行的更便宜铝制饭盒在这个时候是不流行的,因为现在的铝价格可比铁高。至于保暖饭盒,那都是百货店的紧俏货。
“我的饭盒是新的,你放心,我没碰过的。”赵兰兰补充道,因为林冬梅说了有洁癖。
“没事。”林冬梅点点头,“过几天我给买个新的保温饭盒给你。”
赵兰兰看得出林冬梅家是个不缺钱且有关系的家庭,所以不会和她计较一个饭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