洵在旁边看着摇了摇头,然后自己再认真继续听下去——
【提起苏轼的仕途坎坷之路,和当时的“王安石变法”是分不开的,因为关于“王安石变法”,我们先前也提到过,有学者认为,苏轼总体上也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不过他反对的是这变法太急了,认为应该循序渐进才是。】
【也因此,苏轼对于“王安石变法”究竟是反对还是中立,没有太明确的界限。
而哪怕是中立,其实也更多是偏向想让王安石的变法慢下来,但这总体而言,与“王安石变法”是不符的。】
【于是苏轼在这时候申请了外调,去了杭州做了通判,因为王安石的变法,在那时正如日中天,哪怕是当时的司马光,都无法与王安石的变法相抗衡,所以苏轼认清自己在朝廷中也改变不了什么,干脆就离开了是非之地。】
【在杭州赴任期间,苏轼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也写了很多诗篇,其中就有一首赞美西湖的千古名篇,可谓是更奠定了苏轼在文坛上的地位,这首诗就是——《饮湖上初晴后雨》。】
【其中最后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
【而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苏轼开始大量作词,是的,你敢相信吗,苏轼作词,竟可以说是半路出家。】
【之前说苏轼开创了豪放和旷达两种风格的词作,大概就是因为他半路出家,别人专业填词,他专业“突破”。】
”嗯?”
李世民看了看苏轼写的那首诗,又听天幕说起最后这一句,心想是因为半路出家,所以所受局限性更小,由此反倒是让词作的风格更多样化起来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