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欧阳修也很赏识苏轼,并且因为欧阳修为苏轼的宣传和造势,这使得苏轼一下子就在当时的宋朝文坛出了名。】
秦王宫。
嬴政一边阅览在他的提问之下,那不断涌现出的答案,一边听着天幕之言。听到这里时,就不由得摇了摇头。
这开端简直莫名的熟悉,一开始仕途仿佛很顺利的样子,那接下来……
【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中出现过一句话——”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这句话演变出的一个成语叫做“穷而后工”,放在词上,也可以说是“词穷而后工”。】
【也就是说当时的文人认为这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词就写得越好,所以按照这个定理……在宋朝文坛上是“大神级别”的苏轼,可想而知他的仕途有多坎坷和跌宕起伏了。】
正准备进京赶考的苏轼:”……”
心情复杂,极度复杂。
苏辙挨在兄长身边:“那我们还去吗?”
父亲苏洵背着手,教训两个儿子:“去,为什么不去?有天幕之言,一些事不就可避免了吗?”苏辙:“可天幕说‘词穷而后工’诶,为了兄长以后在文坛上的地位,要不然还是不——”话还没说完,后脑勺就被苏轼给拍了一下子。>
苏辙顿时笑起来,拍着兄长肩膀:“好的好的。””不管怎么样,兄长都是这个!”然后朝着苏轼竖起了大拇指。
被弟弟如此调侃,苏轼立即又要去拍人。两人到底都年轻心态,对天幕所说担忧影响不大,心态竟还都不错。
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