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一直不曾入仕,想来,在等待明主。”
所谓孙氏之儒,战国时期儒家八派之一,其中最出名的便是荀子,主张后天教化,突破传统孔孟框架,荀子更是教出了毛诗学的开创者毛亨,著名算学家张苍,以及——两个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与李斯,可谓是真正的因材施教的代表,另类意义上的法家的圣贤啊!
姜衡眼睛一亮,还不等说什么,一旁将自己当做空气的胡少卿却突然道:“徐詹事的师兄可是临江府人?”
“正是,莫非胡兄认识?”
“并非,只是我记得,投谒之中,似有此人,”在姜衡明亮的想要的眼神中,“臣这便去找出来。”
徐甫也是心下一喜,师兄既然与殿下双向奔赴,那便不是他卖兄求荣了!今晚就去师兄那儿喝一杯,再探探口风。
那些筛选过的投谒都被分批次的放着等待姜衡做最后的挑选,杨春的才学想来是不错的,很快就被找了出来。
但杨春以做投谒的著作上,并没有涉及法家相关内容,哪怕天幕已经透露过他之后会变法。姜衡挑了挑左边眉梢,让徐甫也看看自家师兄的文才。
徐甫接过,常年混迹翰林的经验让他看得很快,卖师兄也卖得更快,“师兄之才,胜臣十倍有余,自古有大才者,君择臣,臣亦择君,师兄此策论,为面君之饵矣,殿下不必管师兄,只需让师兄跟臣一起编撰教材,师兄早晚会急的。”
“阿嚏!”租屋里的杨春猛不丁连着打了三个喷嚏,“谁在念叨我?”
被姜衡念叨的人才,并不止杨春一个,方舒安早已自投罗网……嗯,是自入鱼塘,而在九月之前,绣衣卫也终于将他未来的武定侯给送到了他面前。
如今的许本还年轻,也没有当山匪的经历,但作为一个镖局少当家,武艺并不低。
“草民许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