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拜,“殿下,此非一日之功,贸然进取,恐有损国本。”
他算是知道,为何兵权在手的弘德帝,却不得不立太子以固国本了,这岂是变法可以囊括的动荡?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统天下之争,又何尝不是百家学术之争?学术之争,那是道统之争,其激烈程度,绝不逊于国土之争。
弘德帝是圣天子,所以知晓不能一昧厮杀,故而,不得不拉扯,不得不平衡,弘德帝,太急了,如今的殿下,还不到急的时候。
姜衡起身,从书案后出来,亲自扶起徐甫,“孤就知道,不论何事,只要交予先生,定然无忧矣!”
徐甫抽了抽嘴角,“殿下……谬赞,只臣有一事不解,殿下何以,如此信任臣下?”
姜衡笑得肆意,“以前在浩然堂,孤观先生,绝不做分内以外之事,但分内之责,先生总会做好,不留遗漏,且情绪平稳,若无天幕,等孤继位后,也是必然要启用先生的!”
徐甫,一款绝不多做,但责任心又很强的,摸鱼又不能完全摸鱼的,天生就该被挥着皮鞭工作的天选打工人!
徐甫头一次想掩面遁走,当初在浩然堂教导皇子,自以为已经够混日子了,不曾想这都能被“慧眼识珠”,也不知该高兴还是该悲伤。
稍息,只得作揖,为自己寻找帮手,分担痛苦,“殿下,臣常年与翰林中修史著书,殿下之志,只交予臣一人,臣——难当大任。”
姜衡也从谏如流,“那先生的意思是?”
“臣有一师兄,三岁识文,五岁作诗,八岁童生,十五岁便考取了前朝的进士,却未做官,此后一直在族中教学子弟,今年已经四十有一。”
在姜衡期待的目光中,徐甫将师兄卖了个彻底,“师兄姓杨名春字从茂,对孙氏之儒颇感兴趣,书房之中,法家学说,亦有不少。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