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一次表达过对太子的不满,优柔寡断,决断不足,但要说太子出了什么大错漏,那也没有,所以太子能力还是有的,但不足以让一个t0级的帝王满意。
也就是太子生了个好儿子,自小机灵,鹤仙亲自教养,八岁之时便封其为太孙,这才稳住了太子之位。】
【但当广宁侯废黜姜桓皇位的那一刻,哪怕是为了自己,广宁侯都不可能让太孙继位,继废黜皇帝后,广宁侯又将太子废为庶人。】
【魏王,第一代鲁王长孙姜稷,却不是世子之子,而是次子之子,按理不能袭爵,但鹤仙对鲁王的看重满朝皆知,姜稷又经常出入皇宫得鹤仙喜爱,于是弘德三十九年,7岁的姜稷被单独获封魏王,众人只当是对鲁王的看重,并未多想,但是在日记中,却并非如此:】
[小米这孩子真机灵,这么小就懂了规矩的本质,比老十狡猾多了,偏偏还会装乖,长大后定是一朵清白的大莲花,又有点想废太子了。哎,怎么老爹能碰上我这么个及时雨,我运气就这么差呢,小米太小了,我也老了,修仙真不靠谱。]
[好在太孙聪颖,且太孙都二十了,立住了废太子的动荡太大,反正太子年龄大了,守成也正好,应当出不了大问题。]
【日记是鹤仙的心情记录,但弘德朝后期,广宁侯一直在鹤仙身边,要说一点也没察觉,不可能。】
是啊,亲近之人,怎么可能没有半分察觉?何况是权倾朝野的丞相,不擅长揣摩君心的丞相,注定只能下台,丞相之争,同样素来如此。
【所以不少人怀疑,废帝成了他们师徒pla中的一环,不过这应该是想多了,国家大事不是过家家,在太宗去世前,姜桓也一直战战兢兢,全然没有表露出继位后的莽撞。谁能想到三年孝期刚过,姜桓就要追封生父为皇帝啊,这不是找死是什么?哦,对了,三年强制性孝期还是广宁侯要求的。】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就连姜桓本人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