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亲儿子没有考上,族叔不也没有帮忙。
他觉得自己的族叔就是太刚正了,当然他自己也有问题,他抹不开面子去求人,听说熊廷弼在辽东打韃子,他又不敢拼上性命去谋一场富贵。
二十两银子是王氏这辈子都未曾见到过的庞大財富,陈氏对他们可谓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了,可是这时候王氏却不好意思拿这笔钱了。
她也有自己的考量,她虽然一直说自己的丈夫文不成武不就,但轮到自己的儿子,她也还是选择送他们去念书。
原本她也没指望家里真就出个秀才,儿子们可以跟爹一样能识字、会算数就可以了,好歹不用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在街上给人写信,或者给人家做帐房先生,倒也算是个体面的活法,如果可以在衙门谋到一个正经书吏,那就更好了。
可惜在她的耳濡目染之下,他的两个儿子却对读书没有一点兴趣,就算王氏拿鞭子去抽他们,也拧不回来。她责骂夫君不成器,却不想儿子还不如父亲呢。
既然读书不行,又不想种地,那最后就只能经商了。王氏贪財,就是想攒下钱来,给儿子们找个小生意去做。
甚至为了筹钱,她还把大女儿嫁给了大十岁的临村黄秀才,赚到了十两银子的聘金,也让大女儿恨透了她这个娘,婚后三年,与娘家老死不相往来。
王氏虽然有时候也会惶然,但她却並不觉得自己做错了,她得了钱財,闺女跟了有钱人不用再受苦,这分明是双贏的结局,闺女年纪还小,想不明白,等她想明白了,就会念著她这个娘的好了!
但做生意有盈有亏,没有官面上的关係,没有江湖人帮衬,就算是走街串巷卖东西,都容易被人欺负,这其实並不是一条很好的出路,只是王氏有限的见识里面,经过了各种尝试,最后无奈的选择,不过事情在最近迎来了转机。
王氏婉拒了族姑的酬谢。她虽然有几分刻薄,但並不傻,她知道这二十两银子如果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