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侄给了他们一间草棚作为容身之所。
虽然侄媳妇的怨气很大,但他们一家都算是良善之人,嘴上不饶人,言语像刀子一般刺痛,但彼时所有人都对他们避之不及,这时候能够鼓起勇气接纳他们,给他们一处容身之所,已经很不容易了,最后他们好歹也活了下来。
朝廷为熊廷弼平反以后,熊家的这些亲戚的態度来了个 180°大转变,其中也包括了侄媳妇王氏。
陈氏拿出了二十两银子,酬谢族侄这些年对他们的照顾。王氏是个爱財如命的性子,他们这些年接济陈氏费的钱,不超过五百文钱。
陈氏没田,平日里靠在县里的丝织厂打工赚钱,丝织厂健妇都用不过来,陈氏跪求坊主留下她,最终也只能领到寻常女工一半的工钱,还要时不时被找藉口剋扣。
但族侄大抵是心善的,他有时候会悄悄带几块饼来,接济陈家的这几个半大小子。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个年纪的男孩,就算男人养活都费劲,更何况他这年老的族姑?
当初族叔熊廷弼对他多有指点,虽然他最终还是没有考中,但这恩情不能忘,只不过他做的这些是万万不能被媳妇知道的,不然又是一夜的爭吵,说什么:
“自己家四个孩儿都吃不饱,你还有閒钱接济別人?当初嫁给你,真的是瞎了眼!
盼著你能出息,结果你读书读了十年,文不成武不就的,別说举人老爷了,你连个贡生的功名都混不上!读书不成,你又手不能扛、肩不能挑的,我跟了你十年了,每年做一身新衣裳都不得!
你说那什么熊廷弼对你有恩,当初好大的官,不见给你谋个差事,如今落难了,却要赖上你!朝廷好端端的会抄他们的家吗?还不是做了贪官污吏,被人告发了!沾光的事情你赶不上趟,晦气的人你就往家里带,这日子没法过了!”
每当这时,熊友义都有苦说不出,他不相信族叔熊廷弼会是贪官,族叔又不只是没有给他谋差事,他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