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之法,非证君权之神;陛下凭血脉得位,更需凭实绩固位,民安,则世袭之位合理;民怨,则纵有血脉,亦难久安。”
为避免战乱的权宜之计么,朱由检点了点头,他很喜欢这个说法。
“既然勛贵需要比试通过,方才可以袭替,如果我这个皇帝不合格怎么办,你们要联手废掉我吗?!”朱由检又问道。
朱燮元脸庞抽了抽,拱手答曰:“古之废立,从非臣下『联手谋私”,而是『天命归民』之警兆。
君若失责,非臣下私议可定,实是百姓饥寒、社稷动盪所显:若陛下忘『安黎元”之责,任灾荒蔓延、民不聊生;弃『正纲纪”之任,使权臣乱政、律法崩坏,那便非『臣废君”,而是君自弃『天命所託”,民心离散之日,江山本就难守。
(请记住1?1???.???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臣等食君之禄,首责是『諫”而非『废”:见君有失,当冒死直陈,如比干諫紂、魏微諫唐宗,只求陛下回心转意,重归安民办政之途;若諫而不听,臣等或自请去职,或拼力护民,绝无“联手逼宫”之念,因臣之权本来自君,逼君便是失己本分,更会陷天下於乱,徒增百姓苦难。
陛下若常念『民为根本”,勤理政事、慎待苍生,纵有小过,臣等必辅陛下修正;若失了民心,纵无臣下废立,江山亦难久持。此非臣之私语,乃古今治乱之铁律也!”
“那朕如今锦衣玉食、儿女绕膝,百姓饥荒灾祸多有死伤,陕北民乱,百姓揭竿而起,是不是说明朕的失职?”
“臣不敢饰言!民飢而乱,君必有责,此乃无可迴避之实。
非谓陛下亲为苛政,然『君为天下主”:国库有粮,却未及时賑陕北之飢,是『养民之责”未尽;官吏贪腐、催征无度,却未及时整肃,是『治吏之责”未行;民怨已积,却未早察民间疾苦,
是『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