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直到高宗皇帝李治之后,他特地把政事堂从门下省迁到中书省,国家大事和日常政务几乎都在政事堂会议上討论处理,只有中书令和门下侍中能够固定参与。
其他大臣必须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者“同中书门下三品”才能议政,故而凡是进入政事堂皆为宰相。
尚书僕射失去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固定资格,仅沦落为执事官而已。
后来李隆基登基继位以后,他把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从此尚书僕射彻底变成没有实权的虚职。
只不过文武百官依旧还是习惯把中书门下的办公场所称为政事堂。
从这里就能明白尚书左僕射为什么有名无实。
李隆基命令翰林学士张垍重新草擬詔书。
安禄山在东平王府接到詔书后顿时傻眼,他指著张垍的鼻子怒骂道:“张翰林,你该不会是在耍我吧?”
正好来送詔书的人就是翰林学士张垍,他面色尷尬解释道:“东平郡王,陛下本来都准备让你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政事堂决策军国大事,可没想到杨国忠从中阻挠,故而这事才没成。”
“杨国忠,我跟你势不两立!”
安禄山脸色变得铁青无比,他深知自己仕途已经彻底到头,接下来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因为安禄山在来到长安之前,他已经把范阳、平卢、河东三个节度使安排妥当,所以只等他入朝拜相进行举荐。
现在安禄山当不上宰相,那就说明他的承诺已经泡汤。
“东平郡王,那下官先告辞啦!”
张垍见此情形也不敢继续待下去,他赶紧找个藉口溜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