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禄山离开皇宫后。
李隆基觉得光赏赐金钱好像还不足以弥补,於是准备擢升他为宰相,旋即命令翰林学士张垍草擬詔书。
结果詔书还没来得及发布,杨国忠已经接到消息,他就怕安禄山入朝拜相,隨即马上入宫劝諫。
李隆基闻讯面色不悦怒斥道:“杨卿,是你一直在朕耳边说他安禄山即將造反,现在朕准备把他调来长安,你对此又是强烈反对,是何居心?”
本来李隆基都把詔书写好啦,他要加封安禄山为尚书左僕射,加衔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政事堂决策军国大事。
这样既能把安禄山调来长安,又能腾出位子让底下將领正常上升,还能拿他跟杨国忠斗法,简直就是一石多鸟。
杨国忠赶紧跟著李隆基解释道:“陛下,安禄山虽然有些军功在身,但是他一介胡人蕃將目不识书,如若让他入朝拜相,四夷诸藩皆会以为我大唐无人,竟要一个外族胡人来担任宰相!”
“更何况契丹和奚人降而復叛尚未平定,范阳军务离不开安禄山,与其把他调来长安入朝拜相,何不让他继续发挥余热。”
这话一出,李隆基瞬间动摇起来。
他人老了好面子,自然不会做出让人觉得丟脸的事。
最主要的是,李隆基对於安禄山谋反谣言也是半信半疑。
既然安禄山接到旨意便来到长安,那就证明他確实没有多大异心,要不然他岂敢日夜兼程赶来送死。
更何况安禄山的家眷都在长安城中的东平王府,换而言之李隆基手上还捏著人质。
要是安禄山胆敢起兵造反,那他肯定会找藉口把家人接到范阳郡。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