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挟着细雨击打在船板上,发出一片沙沙声。岸上纤夫的号子声响彻两山之间,被江风送出老远去。
“雨中的西陵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啊!只不知晴天朗日下又是怎样一幅风光?”尽管天不作美,惠王一路行来还是兴致颇高。
“王爷,如果不是为了赶这东南风上路,咱们尽可以待天气好转了再入峡。只是看这情形,这雨还不知要下上多久呢!恐怕这上水一路也见不着日头了。不过,王爷不用担心。您回程的时候要是也走水路的话,那时顺水而下,就尽可以等个好天气了。”说这话的是赵少弘的管事吴兴泉。这吴管事对峡中景物竟是十分稔熟,一路上俨然成了惠王等人的导游。
这时,赵少弘正坐在雨棚里陪着都指挥使静忠聊着闲话。这次真宁公主和惠王一行就是由这位静指挥使带领一营牙兵负责护送。这静忠看上去十分精明强干。此刻正眼看着赵少弘自斟自饮。尽管肚里的酒虫都快要从嘴里爬出来了,可想到自己此行责任重大,怎么也不敢当着惠王的面违犯军规,只好以茶代酒。
昨日过了南津关,赵少弘就带着吴兴泉弃舟登岸陪着真宁公主惠王一行冒雨登西陵峡口游三游洞。素好古玩字画的惠王自然不会放过白乐天,元微之的真迹。自三游洞回到船上,他和吴兴泉就一起被请上了惠王的座舟。而原来在战棹上领兵的静指挥使也一同上了这条船。在惠王的引见下,他与静忠很快就熟络起来。筆趣庫
他一面有一搭没一搭地同静忠聊着天,一面想着心事,“兴泉当真会做事!只这么一天工夫,就把个惠王爷哄得滴溜溜转。由于是逆水行舟,又要绕远,入蜀走水路比旱路慢着许多。惠王选择走水路,固然是顾及真宁公主千金之体,另一方面恐怕他自己也畏惧陆路之艰辛。而出川则不然,水路大概是最好的选择。兴泉那一番不着痕迹的试探,基本证实了惠王回程也会走水路。自己着他来协助此事当真是选对了人。他是师父的老人儿,跟随师父多年,一直对师父忠心耿耿。只是不知道师父过世的时候嘱咐自己的‘兴泉会尽心尽力辅佐你的,不过你要提防着他一些’这两句看似自相矛盾的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想到这儿,他透过绵延的雨丝向两岸望了望,“快到明月峡了吧?”
这两天,他没有闲着。他在酒楼上碰见的那伙人会在何处动手成了他最伤脑筋的问题。他倒不担心节外生枝,碰上其他的盗匪。寻常盗匪只会找普通商船下手,像这种有大队官兵护卫的官船,他们只会避之不及。从那天在酒楼上偷听到的谈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