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孟珙摇头:“我们被蒙军主力牵制在京西,抽不开身。襄阳……怕是要靠他们自己了。”
\n
就在襄阳城危在旦夕之际,公元1235年的深秋,一支特殊的队伍出现在城下。为首的正是郭靖夫妇,他们身后跟着数百名江湖义士,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英气勃勃的少年,甚至还有带着兵刃的妇人。
\n
“蓉儿,你看这城墙,怕是撑不了多久了。”郭靖望着城头的断箭和血迹,眉头紧锁。
\n
黄蓉拿出随身携带的罗盘,又观察了片刻风向,沉声道:“蒙古人惯用云梯强攻,咱们得在城下埋些火药,等他们靠近就引爆。另外,我已让人联络城内守军,约定今夜三更,从西门里应外合。”
\n
她转身对身后的江湖义士道:“各位都是响当当的好汉,今日襄阳有难,就看咱们的了!郭靖在此谢过各位!”说罢,与郭靖一同拱手行礼。
\n
“郭大侠、黄夫人客气什么!”一个手持铁笔的书生朗声道,“蒙古鞑子犯我疆土,我辈义不容辞!”
\n
“对!跟他们拼了!”众人纷纷响应,一时间,城下的呐喊声盖过了蒙古人的攻城鼓点。
\n
城头上,守将正绝望之际,忽见城下燃起信号烟火,又见那黄衣女子指挥着众人布下奇阵,竟硬生生逼退了蒙古人的一次猛攻,不由得又惊又喜,连忙让人准备接应。
\n
夜色渐深,襄阳城下的厮杀声依旧激烈。郭靖挥舞着降龙十八掌,将爬上城头的蒙古兵一一打落;黄蓉则在城下调度有方,用陷阱和火药迟滞着敌军攻势。江湖义士们虽不如正规军阵列齐整,却个个悍不畏死,凭着一腔热血与蒙古人浴血奋战。
\n
远在京西的孟之继收到襄阳传来的消息时,正与王大用巡查阵地。听闻郭靖夫妇率领江湖义士驰援襄阳,他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动,却又生出更深的忧虑——江湖义士虽勇,终究是乌合之众,如何抵挡蒙古铁骑的持续猛攻?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