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孟之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几次想找史嵩之进言,却都被挡在门外。王大用愤愤不平:“这史知府分明是故意的!先前灭金时那么积极,如今却拖后腿,难不成是怕蒙古人报复?”
\n
孟之继没有说话,只是望着北方的天空。他有种预感,史嵩之的反常举动背后,怕是藏着更深的算计,而这算计的牺牲品,很可能就是襄阳。
\n
半年后,京里的催促旨意终于压了下来。宋理宗连下三道圣旨,措辞严厉,斥责史嵩之“延误军机”。史嵩之这才不情不愿地开始筹备粮草,只是动作依旧迟缓,运来的粮草也多是陈米旧粮,根本不够大军消耗。
\n
就在这时,孟珙的密信送到了鄂州:“蒙古人已撕毁盟约,在河南沿线挑起冲突,速带本部兵马回忠顺军听用。”
\n
孟之继拿着密信去找史嵩之,没想到对方竟痛快地答应了:“如今蒙宋交恶,正是用人之际,你且去吧。只是鄂州防务也重,记得留下一半人手。”
\n
“多谢史知府。”孟之继心中冷笑,史嵩之哪里是顾念鄂州防务,分明是想分散他的兵力。但他此刻无心计较,只想尽快回到战场,便点了一千五百名精兵,与王大用一同奔赴京西,编入忠顺军序列。
\n
刚到忠顺军大营,孟之继就接到了坏消息:蒙古大军兵分三路,其中一路正猛攻襄阳,而因治所搬迁导致守备减弱的襄阳城,已陷入重围。
\n
“史嵩之把治所搬走时,带走了一半的守军和大半粮草,”孟珙指着舆图上被红圈标注的襄阳,声音里满是痛心,“如今城内只有五千老弱残兵,守将几次求援,都被史嵩之压了下来。”
\n
孟之继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史嵩之的算计竟到了这般地步!他故意削弱襄阳防务,又扣压求援文书,难道是想借蒙古人的手,毁掉这座北大门?
\n
“义父,让我带兵马回援吧!”他急声道。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