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三个字是烫金的,边角已经磨得发白;奶是5毛钱一瓶的儿童饮料,瓶身上的娃哈哈头像嘴角还沾着圈淡红色的果汁渍,是林凡特意留给他的“规矩钱”。
\n
黑皮指尖捏烟盒的力度比以前轻了不少,指腹蹭过塑料相框时会下意识顿一下,眼神总绕着那本营业执照转,连“别耍花样”的嘟囔都压得低低的。
\n
像怕惊着什么,接过东西转身就走,花衬衫的衣角扫过棚边的狗尾草,草穗子晃了晃,他连多停留一秒的念头都没有,以前他至少会站着抽根烟,吐着烟圈跟林凡扯两句闲话。
\n
小棚子的生意像檐角滴下的雨,细水长流却掀不起波澜。
\n
每天的营收大多靠附近实验小学的孩子和筒子楼的邻居撑着:一年级的妞妞扎着两个羊角辫,发梢系着粉色的塑料花。
\n
每天放学都会来买1毛钱一支的铅笔,一次买两支,说一支写作业、一支画画,铅笔5分进1毛卖,一支能赚5分,她这单生意每天能给林凡添1毛利润;
\n
张婶下班路过时,总会拎着个印着“上海牌”的帆布包,来带一瓶1块2的酱油,酱油是从县城批发部进的,1块钱一瓶,一瓶赚2毛,她每周买两次,每周能赚4毛;
\n
李叔早起遛弯时,会揣着个铝制烟盒,来捎一包2块5的“红梅”烟,烟1块8进的,一包赚7毛,他隔天买一包,每月能贡献10块5的利润;
\n
偶尔有附近工地的工人来买块2毛钱的橡皮,橡皮1毛5进的,一块赚5分,工人大多会拿现金,硬币放在玻璃柜上叮当作响。
\n
算下来,一天能有七八十块的收入,刨去给黑皮的3块烟奶钱、10块钱的进货成本,铅笔5分钱一支进了200支,橡皮1毛5进了100块,作业本4毛钱一本进了50本。
\n
最后能落下二十三四块,赶上哪天孩子多,最多能落28块。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