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州全部整合。
“看样子,官家是准备利用这次大灾,将京兆那些个大族给清理了。”
苏轼知道赵煦的诸多打算,这一年来,河湟、秦凤路以及永兴军之所以没惹出什么乱子,能安稳的施行改革,全是他和王珪在朝堂上压着。
但是,京兆府以及京兆周围的一府四州,不少前唐大族还有存续,大宋成立百年,前唐遗族复苏,虽不如江南和中原的顶级士族,但势力同样不小。
所以,京兆和靠近京兆的一府四州政策,一直未得到改善和变革。
而李助的什么人,什么才学和手段,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赵煦让李助去京兆,这明显就是让李助去将永兴军,甚至是整个关中整合。
关中与河湟相连,只要将土地收归国有,人口整合完成,单单是两地的钱粮,就足以供养二十万大军。
因此,苏轼哪里会破坏,赵煦的计划,在众人沉默之际,他果断开口,“臣谨遵圣喻。”
“看样子,不能再等了,需要尽快传书家中,不然以官家的强势,吕家继续反抗,等待吕家的只会是向氏的下场。”
苏轼一开口,吕大防顿时心头一跳,瞳孔猛缩,他瞬间察觉到了赵煦的意图,或者说赵煦这样安排的目的。
他同样早早的投靠了高太后,高太后与赵煦和解之后,他时常被安排配合苏轼和王珪。
早就从蛛丝马迹中,猜出了一些事。
京兆府内,家族中人,早就传书给他过,说是除却京兆以及京兆周边三座州府,整个永兴军在李夔的主导下,已经完成土地丈量,人口清查,以及所有土地都收归了国有。
配合清查者,家中有人被举荐为官,不配合者,尽皆覆灭。
唯独京兆以及周围州府,无有意动。
本来一开始他还以为只是边地整合,但现在来看,这哪里是什么边地改革,而是赵煦和高太后的布置,目的就是从边地开始蚕食,最后辐射到整个大宋。
吕家在他担任礼部尚书后,风头更是盖过了京兆各族,他们吕家要是再不懂事,主动投诚。
到时候别说是他这个礼部尚书,就是他整个家族也必然性命不保。
“或许,这是兄长的机会,北方的边地,可不止这些地方。”蔡卞目光闪烁,心思漂浮。
他之前是赵煦近臣,许多文书都是他在帮忙整理,赵煦也没刻意瞒着他,因此对于边地改制之事,他也知道一些。
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