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赵煦的手段和心智远超她,甚至是远超神宗,帝王权术可谓是炉火纯青,做事上滴水不漏。
不说其他,就说尾大不随的西北三家,很是简单的就被赵煦分化。
宋夏盟约签订之后,赵煦便以西北暂时无战事为由,擢升种萼为霸州节度使,姚兕为雄州节度使,折克行为代州节度使。
并且,赵煦特别准许,三家人可带走自家嫡系部队。
西北三家也从抗夏主力变成了抗辽主力。
整个西北地区,全部交由章楶来主理。
并且,西北三家的离开,导致诸多商人和大户人心惶惶,果断将土地售卖,逃离了西北。
赵煦果断将李逵调任为两路转运使,收拢了两路土地,全权永兴军以及秦凤路的全部政事,在西北实行,河湟政事。
章楶主导军队,重新招揽十万人,重组新军。
另外,赵煦还将李宪调任熙河,招揽十万人,组建熙河军,与章惇实行军政分离。
同时,在赵煦的建议下,两地军马除却各自常驻的两万军外,其他军马尽皆实行唐制府兵,战时为兵,闲时为农,三日一训。
但是,赵煦在俸禄上,并未亏待府兵制下的士兵,每月会以常驻军一半的俸禄,进行发放。
这样,不仅极大的缓解了两人人口和财政的压力。
同时,也避免了再度出现西北三家同样的情况。
并且,这一年时间朝廷的发展,全是因为赵煦制定的政策。
因此,在她心中,赵煦已经是位合格的帝王。
赵煦所行之事,她自然不会怀疑。
“那祖母更加看好谁接任左相?”赵煦笑了笑,继续问道。
“苏颂吧!”高太后沉吟了片刻,吐出一个苏颂的名字。
“那就苏颂了。”赵煦认同的点点头。
苏颂为人温和,处事严谨,确实是当下最合适的人选。
随后,祖孙二人又对吏部和刑部进行商议,最后决定让苏辙任吏部,蔡卞走刑部,才完成商讨。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