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林槩是枢密使,赵煦不会让林槩为相,放弃枢密院。
张璪年老,若不是高太后一直压着,张璪恐怕已经辞官了。
所以,朝堂上能争夺左相之位的就只有李清臣、曾布和苏颂。
其中,曾布和李清臣的呼声最高。
六个月前,章惇被赵煦安排到熙河,实行新政,章惇在经过赵煦的开导之后,就果断断绝了与新党间的联系。
曾布发现不对,就果断向高太后靠拢,就连历史上他全力反对废置的募役法。也在被人提出后,第一个赞同。
俨然成了第二个张璪。
并且,相比于张璪,曾布的能力更加突出,这一年来,担任吏部尚书,可谓是尽职尽责。
曾布若是一直如此,即使正常推荐,成为左相,他和高太后也不会说什么。
可赵煦特意调查后发现,曾布居然与向太后有关联。
这样一来,曾布就不是自己人。
并且,赵煦越是调查深入,曾布显露的东西就越多。
曾布有能力,但野心太大,若是为相,恐生祸端。
而且,曾布的人品有问题,
曾布与养女苟合,伦理失常,这种事情一旦被人爆出,那不仅是曾布丢脸,就是大宋朝廷也会感到丢人。
所以,即使王珪不提,赵煦也会小心曾布。
但是,让不让曾布为相,又是另外一回事。
毕竟,这曾布着实是一颗很好的棋子。
王珪闻一愣,但很快释然,淡淡说道,“官家既然有分寸,老夫就不多说了。”
随后,王珪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又道,
“官家,子瞻,老夫感觉自己大限将至,还请两位先行出去,帮老夫叫子女入内,老夫还有遗交付。”
“王相保重。”
赵煦起身,与苏轼行礼后,一起走出房间。
出了房间,苏轼快速向王仲修等人说道,“仲修,你父让你等迅速入内。”
“多谢苏相。”王仲修等人行礼后,快速进入房间。
赵煦和苏轼等人在外等候。
没过多久,房间内响起阵阵恸哭声。
哎——
赵煦与苏轼等人齐齐长叹。
大家都清楚,王珪已经薨逝。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