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还未明,承天门外,已经是站满了人,百官林立。
官员分别排成两行,左右由王珪与韩缜领头,个个神色肃穆,面色严肃。
嘎吱——
卯时刚到,承天门大门打开。
“朝会开,百官进。”
宣赞太监在承天门后,朗声高呼,那粗狂而又尖锐的嗓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王珪和韩缜领头,百官鱼贯而入,进入承天门,王珪和韩缜领头,领着百官一起,来到紫宸殿。
此时,天还未明,紫宸殿中灯火通明,赵煦身着红色龙袍,头戴冠冕,端坐在中央的龙座上。
童贯身着宦官服,严肃的站立在赵煦右侧后。
高太后身着凤袍,位置在赵煦的侧后方,以黄帘遮掩,不直面朝臣,隐匿在背后,童湜在一旁静候。
紫宸殿两侧,是侍卫和宣赞舍人。
“百官进殿。”紫宸殿外,童贯先一步进入紫宸殿,在旁高呼。
“尚书左仆射,门下侍郎,王珪进殿。”宣赞舍人开口,第一个叫到王珪的名字。
王珪整理了官服,手持笏板,第一个踏入紫宸殿。
“尚书左丞李清臣。”
“尚书右丞张璪。”
“知枢密院事,韩缜。”
……
宣赞舍人没有耽搁,迅速按着官职的高低,念着一个个大臣的名字,一位位大臣,手持笏板,郑重严肃的走进朝堂,王珪、李清臣、张璪、韩缜以及章惇站立的位置与赵煦相近几乎到了御前。
其他官员则是分文武站立两排。
文官以吏部尚书李常为首,站在东侧。
武官以殿前司都指挥使燕达为首,站在西侧。
待宣赞舍人唱名结束,王珪领头,对着赵煦躬身行礼,朗声道,“臣等恭请圣安。”
“朕安。”赵煦面色一正,郑重回应。
“太皇太后躬安?”百官再次行礼。
“老身躬安。”高太后朗声回应。
“众卿免礼平身。”赵煦再次开口。
“臣等拜谢官家。”百官再度行礼,而后各自站立,站得笔直。
随后,张璪出,朗声道,“官家,太皇太后,蔡确圣宴之时,冲撞天颜,因愧疚而主动请辞。”
“然则,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乃朝廷重职,不可一日空缺,应当早日补全。”
“臣举荐枢密院事韩缜,擢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