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何能写出这般意境?”
\n
苏惟瑾早有准备,从容答道:
\n
“回教谕,学生虽未亲临边塞,
\n
然平日喜读史书,遥想汉唐雄风,
\n
心向往之。
\n
加之…学生出身军户,
\n
虽家道中落,然祖辈亦曾驰骋沙场,
\n
或许血脉中尚存一丝铁血之念,
\n
下笔时不自觉便流露出来。”
\n
他将原因归结于读史和血脉传承,
\n
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n
赵明远抚须赞叹:
\n
“好一个血脉传承!
\n
读书能读到身临其境,
\n
下笔能有家国情怀,殊为不易!”
\n
终于,话题不可避免地引向了那篇石破天惊的策论。
\n
赵明远神色变得郑重起来:
\n
“惟瑾,你策论中提及‘水则观测,
\n
数据预警’,‘植被固土’,
\n
乃至‘治水如治军,
\n
须系统筹划’等观点,
\n
实在令人耳目一新。
\n
这些想法…究竟从何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