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数据、寻找规律用于预警?
\n
这思路……虽显稚嫩,
\n
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格物”精神!
\n
将虚无缥缈的“天时”试图用具体的“数据”来把握?
\n
这简直是在用算学的矛去戳天人感应的盾!
\n
大胆!
\n
却又……隐隐觉得有几分道理!
\n
不待周大人细思,
\n
苏惟瑾的笔下行云流水,
\n
已进入下一个层面。
\n
“地者,水土流失乃河床抬高、水患频仍之根由也!
\n
沭阳丘陵之地,百姓垦荒伐木,
\n
地表裸露,每逢暴雨,泥沙俱下,
\n
填入河道,焉能不涝?
\n
治本之策,在于保土!”
\n
“学生愚见,可效仿古法,
\n
于坡地广植根系发达之灌木桑麻,
\n
既可固土,亦可增百姓收益,
\n
此为一利。
\n
严禁陡坡垦殖,
\n
引导百姓垦殖缓坡之地,
\n
修筑梯田,减少冲刷,此为二利。
\n
此法或需十数年方见大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