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弱水河畔的辉煌胜利,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涟漪迅速向西北方向扩散。西路军携大胜之威,继续沿弱水流域扫荡前进,所到之处,零星的匈奴残部或望风归降,或闻风远遁,几乎未再遭遇像样的抵抗。缴获的牛羊马匹、皮毛物资,极大地补充了军需。
\n
然而,随着不断深入,李默和西路军将士们逐渐感受到了一种与漠南、漠东迥然不同的氛围。这里的部落民,虽然大多仍以游牧为生,但其面貌、服饰、乃至使用的器物,开始出现一些奇特的异域风情。偶尔能从俘虏或归降者口中,听到一些模糊的词汇,如“月氏”、“乌孙”,甚至更遥远的“塞人”、“大夏”。
\n
这一日,大军行进至一片水草极为丰美、被称为“居延泽”的巨大绿洲湖畔。在此地,他们遇到了第一支并非匈奴嫡系,却与匈奴关系密切的部落——呼揭部。呼揭人身材高大,深目高鼻,与典型的匈奴人相貌颇有差异,其首领在得知龙城陷落、冒顿北遁的消息后,审时度势,选择了率部归降,并献上了丰厚的礼物,包括一些中原罕见的宝石、香料,以及几名精通多种胡语的译者。
\n
通过译者的口,一个比草原更加广阔、更加神秘的世界,第一次较为清晰地呈现在李默和秦军将领面前。
\n
“由此向西,越过一片巨大的流沙死域(指塔克拉玛干沙漠),便是‘西域’。”一位年老的呼揭译者,指着西方,眼中带着敬畏,“那里有数十大大小小的城邦国家,有的定居务农,有的半农半牧,有的善于经商。他们被南北两道天山山脉夹峙,依靠雪山融水生存。月氏人原本强大,占据河西,后被冒顿之父头曼击败,主力西迁,如今盘踞在伊犁河流域,依旧是一股强大势力。乌孙人则与月氏有世仇,游牧于更西北的草原……”
\n
“更西边,还有大宛,以出产天下最好的汗血宝马闻名;有康居、大夏……传说极西之地,还有着不逊于大秦的庞大帝国……”
\n
老译者的描述,虽然模糊,却仿佛在李默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丝绸之路!这个词瞬间跳入他的脑海。原来,此时这条连接东西方的伟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