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挽起袖子,借着潜洼中刺骨的冷水将田螺洗净。
用石头砸碎外壳,挑出螺肉,然后将乌麻枯叶切段,与螺肉一起砸碎,拿树枝搅拌均匀。
完事,他用树枝刮去鞋底的软泥,带着螺肉碎来到了上风口的湖岸边。
对于普通的猎人来说,吸引野鸭远离湖水,意味着捕猎成功率的提升。
因为野鸭上岸后,翅膀处于半收拢状态,无法像在水面那样立即飞行。
一旦遇到危险,至少也要经过两三秒的热身才能起飞。
这么一来,相当于抓住了野鸭的一个破绽。
但根据沈砚前世的了解,野生水禽会随着离开水域而不断提高警惕。
离开水域越远,野鸭的警惕性会越高,捕猎成功率也就越低。
因此,想要让野鸭放松警惕,顺利吃下毒螺肉,诱饵的投放点一定不能离水太远。
仔细考虑之后,沈砚来到湖泊的上风口。
为了避免留下脚印惊动野鸭,他站在远处,用长竹竿将毒螺肉洒在了距离湖水三米左右的岸边。
做好之后,他回到竹林,通过沙盘观测着野鸭的动向。
冷风阵阵,在湖面吹起一片片皱褶。
很快,那群野鸭在风中嗅到了螺肉的腥气,湖心开始荡起一圈圈涟漪。
迟疑片刻,几只胆大的野鸭贴着水面,慢悠悠地游了过去。
来到岸边,领头的那只并没有直接上岸,而是在水里打了个转,伸长脖子,警惕地朝四周望了望。
确认没有危险,它踩着软泥上岸,来到了一处螺肉边上。
它的喙尖在地上啄了两下,很快便叼住一块螺肉。
见状,湖里的野鸭们纷纷跟着游上岸,在泥地上一点一点地啄食,寻找螺肉。
沈砚撒下的螺肉碎本就不多,很快便被野鸭们分食一空。
几只没吃饱的野鸭走向远处,试图寻找更多的螺肉。
然而刚走出几米,似乎是发现了沈砚撒螺肉碎时留下的脚印,它们顿时变得警惕起来,立刻向后退去,再也没有向这边探索。
“这群野鸭还真是警惕啊!”沈砚看着沙盘,心中一阵感叹。
幸亏他当时长了个心眼,用长竹竿隔着三米多远撒下螺肉碎。
若是换成走去岸边,只怕野鸭发现了他的踪迹,就不会那么轻易吃下螺肉了。
很快,在岸边找不到食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