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水鸟的一种,也被称为水鸭子。
个头不大,一般也就两三斤重,霜降时节的野鸭最肥,最多能长到四斤多。
放在以前,野鸭主要以水生植物、水生昆虫,或是鱼苗为食。
但到了荒年,水中的食物减少,野鸭只能扩大觅食范围,进入湖泊附近的草地、灌木丛觅食。
鸭肉可食用,鸭绒又可填充衣物保暖,对人来说,一次性解决了饥寒两大问题。
然而开阔的水域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屏障,为野鸭提供了保护距离。
水边稍有动静,轻易就能被野鸭感知。
若是浅滩下套,耗时耗力不说,再加上野鸭警惕性高,很少会入套。
野鸭群聚集在开阔的湖心区域,这叫鸭占明水。
明水,即是远离岸边的水域。
这种情况下,野鸭随水游弋,箭矢难以瞄准。
若是被外界惊动,瞬间就会飞走。
即便能用箭矢将其击杀,也与岸边隔着十几丈的距离,难以收取猎物。
所以,野鸭的猎杀难度要远高于野鸡。
但以沈砚的性格,入宝山又怎能空手而归?
而且,成年野鸭的绒羽量仅仅不到两钱(八克),想要卖得上价钱,一两只远远不够。
至少也得将这群野鸭一锅端了才行!
在心中一合计,沈砚转身向山林折返。
穿越前,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荒野探索,对野生动植物非常关注。
上山的路上,几处向阳坡上长着一种植物,名叫乌麻。
这种植物全株有毒,果实、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
普通成人只要误食一口乌麻果,就会毒发身亡。
到了冬天,嫩叶早已干枯,但枯叶仍有毒,毒性最小。
若是野鸭误食少量枯叶,就会导致肌肉松弛,丧失行动能力。
只要中毒不深,后续可以通过自身代谢逐渐恢复。
沈砚在向阳坡上收集了几片乌麻枯叶,还挖了一些蒲公英根茎,随后来到了湖泊附近的一处潜洼。
山林中的潜洼较为封闭,再加上水位稳定,有很大概率存在螺类生物。
沈砚从背篓中拿出前身的旧柴刀,从潜洼底部掏出了几坨软泥。
果然,软泥中翻出了一大堆田螺。
这点儿数量给人吃肯定不顶饱,但只要将田螺砸碎,螺肉洒在上风口处,一定能吸引野鸭上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