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两千多名难民,黑压压、乱哄哄的一片,想管理好也绝非易事。空气中弥漫着汗味、尘土味和一种焦灼的期待。
\n
好在拉维给予了卡比尔充分的授权,言明如有不听指挥、滋事捣乱者,直接永久取消在工厂工作的资格,夏尔马家也不再提供任何食物救济。卡比尔雷厉风行地当众驱逐了两三个试图插队、挑衅规则的刺头后,难民们顿时老实了许多,队伍渐渐变得井然有序。
\n
一大群人,沿着尘土飞扬的乡间土路,浩浩荡荡却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期盼,朝着位于巴塞尔镇和阿杰梅尔县交界处的工厂进发,形成了一道独特而引人注目的景观。
\n
阿肖克妮和米拉两女在道路旁不停的拍照,记录着每一个过程。
\n
她们俩昨天彻夜未眠,但是此刻情绪依然高涨亢奋。
\n
因为一想到拉维可能凭借卫生巾提高全国女性的健康水平,甚至借此微妙提升女性的一部分社会意识,她们就感到一种参与创造历史的激动。这对于有着理想主义和社会责任感的女知识青年来说,有着巨大的诱惑。
\n
“米拉,你真的决定要从报社辞职,后续帮助拉维少爷推进卫生巾项目吗?”
\n
路边,阿肖克妮侧头看向米拉。
\n
米拉今天又戴回了黑框眼镜,把刘海也放了下来,但是下半张脸依旧清丽动人,尤其是红润的唇线,格外的动人。
\n
“对,我觉得这件事的意义,要比我当记者要重大的多。”
\n
“阿肖克妮,你也动摇了吧,在这个社会环境下,我们这些记者的力量实在太微薄。与其继续在文字里呐喊,还不如成为拉维少爷身边的助力。”
\n
米拉顿了顿,眼神中闪烁着信念的光芒:“我觉得拉维少爷身上,有一种难以言语的远见和魄力,今后说不定他能给印度带来更大的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