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他又从神庙侧殿自己的临时居所里,找出几件换下还没来得及带回家清洗、略显汗渍的衬衣。
\n
他特意把衣服在地上好好滚了几圈,沾上灰尘泥印,准备进行模拟真实场景的去污实验。
\n
他将沾满污垢的衣领浸湿,涂抹上那块檀香皂,用力搓揉。
\n
泡沫起初不多,但随着揉搓,细腻的白色泡沫渐渐覆盖污垢。
\n
清水冲洗后,领口的汗渍和地面带来的明显脏污基本消失,虽然离洁白如新还有点距离——毕竟手工皂不是强力漂白剂——但作为日常清洁,已然非常合格。衣服晾干后,还会散发出令人愉悦的淡淡木质香气。
\n
拉维很满意。
\n
这款香皂完全能胜任“一皂洗所有”的角色。
\n
在这个时代的印度,普通民众绝对不会像富人那样区分沐浴皂、洗衣皂、洗发液、洁面乳。
\n
他们的日常里,一块万能的香皂,就是解决从头到脚、从身体到衣物清洁问题的唯一答案。
\n
而这,正是他的目标——要让“阿育吠陀”的概念,通过这款日常必需品,悄然渗透、包裹每一个普通印度人的生活细节,让他们从生理感受上开始习惯、依赖,并最终深信不疑地将其与毗湿奴神庙的福祉紧密相连。
\n
这会极大地强化信徒对神庙的爱戴和依恋,增加他们前来朝拜、捐献的频率。
\n
这个策略几乎无懈可击。
\n
毕竟,印度人连牛尿和浑浊的恒河水都能奉为圣物、毫不犹豫地饮用涂抹,何况是毗湿奴神庙这个权威中心亲自“赐福”的阿育吠陀香皂?
\n
他们有什么理由不信任?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