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李逸尘斟酌着用词,他不能直接说出“边际效用递减”和“机会成本”这些现代术语,必须用古人能理解的方式阐述。
\n
“我们先说第一种权衡。殿下可曾留意,人在饥饿时,吃第一个馒头,觉得香甜无比,饱腹之感最强。吃第二个时,依旧满足,但已不如第一个。待到第三个、第四个,或许便觉得有些撑胀,滋味也寻常了。若强行吃下第五个、第六个,非但无益,反而可能成为负担,甚至伤了脾胃。”
\n
李承乾点点头:“此乃常情。腹中已有食,再食自然味减。”
\n
“正是此理。”
\n
李逸尘引导着。
\n
“这馒头带来的饱足之感,便是‘效用’。每多吃一个馒头,所新增的效用,是逐渐减少的。这便是第一种权衡的要义:做任何事,投入资源,无论是精力、时间、还是钱粮,初始时收益最大,但随着投入越多,每一份新增投入带来的新增收益,会越来越少。若不顾此理,一味追加,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
\n
李承乾若有所思。
\n
“就像……用兵?初始奇袭,斩获最大;若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每多耗一日粮草兵员,所得却寥寥,反而损耗国力?”
\n
“殿下举一反三,正是此意!”李逸尘赞许道。
\n
“那么,请殿下以此理,思量西州之事。朝廷欲徙民实边,初始投入,比如修缮水利、授田安家,能迅速稳定人心,吸引流民,效用最大。但若后续不顾西州承载力,持续大规模、无休止地徙入人口,超出了土地、水源的负荷,会如何?”
\n
李承乾沉吟道。
\n
“新徙之民无田可耕,无水可用,反而会消耗存粮,滋生怨气,甚至……引发变乱!就像吃多了馒头会伤身一样!所以,徙民并非越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