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就在这时,画室的门被敲响。
\n
我像受惊的兔子般猛地回头。
\n
沈恪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牛皮纸文件袋。他没有进来,只是将文件袋递向我。
\n
“看看。”他言简意赅。
\n
我迟疑地走过去,接过。文件袋很轻。我打开封口,抽出的,是几份打印出来的资料,最上面一份,抬头是《“新锐之光”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报名表及协议草案》。
\n
我的呼吸骤然停止。
\n
飞快地翻看下去,这是一个由几家知名画廊和艺术基金联合发起的项目,旨在挖掘和扶持具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提供包括小型个展、媒体宣传、作品代理等在内的支持。而协议草案的乙方,赫然写着我的名字——王媛。
\n
翻到最后一页,附着一份简短的作品评估报告,里面有几幅我的画作照片——包括那幅被沈恪判定为“消耗我”的《困兽》,也有我刚起步的《光与杯》的局部。评估意见一栏,用冷静客观的语言分析了我的风格演变、技术特点和潜在的市场可能性,最后结论是:具备独特的情感张力和视觉语言,建议纳入扶持观察名单。
\n
评估报告的落款,是一个在业内颇有声望的独立艺术评论人的名字。
\n
我的手指死死捏着那几张纸,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血液冲上头顶,耳边嗡嗡作响。
\n
他不仅口头说了“很有天赋”。
\n
他付诸了行动。
\n
在我还在为一张名片、一句肯定而心绪不宁、自我怀疑的时候,他已经不动声色地,为我铺好了一条,我连想都不敢想的,通往“光”的路径。
\n
“这……这是什么?”我的声音干涩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