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下作坊的存货抛售出去,足以稳定市价。”
对于产能过剩可能导致的滞销,李想也毫不在意。
他很清楚,如今开办作坊的大多是些有门路的人物。
倘若水泥卖不动了,他们背后的势力自然会想方设法在各地推动工程,尤其是那些州县,他们的影响力足以撬动巨大的需求。
“王爷英明。既然如此,属下这就去联络一些熟识的商家,游说他们扩大产能,或是在水路便利的江南地区开设新坊。”
“可以,但不必强求。发财的门路摆在眼前,抓不抓得住,全看他们自己的眼光和魄力。”
对于王富贵的做法,李想乐见其成。
他正有意扶植起一个亲近燕王府的商贾阶层,这便是绝佳的机会。
……
另一边,城南马车行内。
韦小宝满面红光地引着韦思仁在店内巡视。
“郎君,您看,开春至今,我们各类马车的销量比去年同期激增过半,尤其是四轮的货运马车,销售额更是直接倍增!”
“即便是我们稍稍提了价,买家依旧络绎不绝,快要供不上了。”
这种火爆的场面,韦小宝已经许久未曾体验。
自家马车的品质虽不及对面的宝马马车行,但胜在价格亲民,销路一直是不温不火。
“我怎么听说,是因为对街的宝马马车行,他们的四轮货运马车早就卖空了?”
韦思仁一句话就戳破了表面的繁荣,让韦小宝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确实,许多客人之所以选择城南马车行,主要还是因为在宝马马车行那里订不到货。
长安城掀起的基建热潮,不仅让水泥、沙石、砖瓦等建材行情大涨,也让货运马车的需求变得异常旺盛。
眼下,无论哪家车行,只要是能拉货的马车,都成了抢手货。
即便是一些质量稍逊的,急着开工的客户也只能将就着买下。
在运输行当里,时间就是金钱,这道理是亘古不变的。
“郎君,宝马马车行确实……是比我们势头更猛些,但我们与他们的差距正在飞快缩小。尤其是在人力车这个行当,我们已经是大唐第一了。”
韦小宝定了定神,强撑着解释道。
“既然货运马车如此好卖,那就把这块业务单独拆分出来,成立专门的作坊。”
“让最好的工匠去钻研,如何能让马车既坚固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