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这不算爭议吧,只是观点没转过来而已。”
“这件事確实值得深入討论,比如说我的父母,以前也是大学生,只是很少上网,我昨天告诉他们这个新发现时,他们的反应和这些家长差不多。”
“没了解不是他自己的原因,什么都不知道还开骂谁惯的?”
“话也不能这么绝对,网上虽然討论得很热烈,但现实中確实有很多人根本还没来得及了解这件事。”
“不了解就不了解唄,多大的事,我之前问我外婆认识牛顿吗,她回答我知道啊,牛燉嘛,是要燉久一点。”
“这件事看著是件小事,但也是件大事,牛顿的形象在大家心里都扎根几百年了,现在短短一个月就要顛覆认知,背后牵扯的教育、文化、歷史问题多著呢,够专家们研究好久了。”
儘管这场討论局限在一定范围內,但其影响力却像涟漪一样,扩散到了各个角落。
这件事发生不久之后。
官媒发布了一条视频。
《近代科学起源再考:东西方思想碰撞》
视频的內容聚焦於古今中外的交流,从文字文化的相互影响,到衣食住行的文化融合,可谓是涵盖了方方面面。
在视频中,专家们深入探討了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如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以及这种交流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
他们详细解读了不同歷史时期的文献资料,展示了东西方思想在碰撞中相互借鑑、相互启发的过程。
比如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欧洲文艺復兴和近代科学兴起的重要影响,同时也介绍了西方科学知识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科学观念的衝击与改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