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空间,比她想象的还要强大。
或许,她不仅能救顾承颐的命,更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火车“哐当当”,伴随着长长的鸣笛,终于缓缓驶入了北京站。
林家人再三感谢后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并约好一定会联系她。
孟听雨抱着睡得香甜的女儿,走下火车,站在了1990年北京站川流不息的广场上。
高楼、汽车、穿着时髦的人群……
眼前的一切,既陌生又熟悉。
她摸了摸口袋里那张薄薄的离婚证,又看了看怀里安睡的女儿,最后,目光投向了一个地方。
顾家大院,就在那里。
按照记忆中的地址,她辗转坐上公交车,来到了一片被高高围墙圈起来的大院前。
朱红色的大门庄严肃穆,门口站着笔挺的警卫,门口挂着“军事管理区,闲人免进”的牌子。
这里就是顾家所在的红墙大院。
“同志,你找谁?”警卫见她抱着孩子在门口徘徊,上前一步,客气但疏离地问道。
“你好,我找顾承颐。”孟听雨不卑不亢地回答。
警卫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一个穿着朴素的乡下女人,抱着个孩子,张口就要找顾家的那位天之骄子?
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警惕和不屑:“你有预约吗?或者,有证件吗?”
“没有。”孟听雨摇摇头,“你只需要帮我通报一声,就说一个姓孟的故人,带着他的女儿来找他了。”
“他的女儿?”警卫像是听到了什么天方夜谭,嗤笑一声,“小同志,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顾家什么门第,顾先生什么身份,也是你能攀扯的?赶紧走吧,别在这儿自讨没趣。”
孟听雨没动,只是从脖子上,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块带红绳的玉佩。
玉质温润,是上好的和田白玉,通体没有一丝杂色。
玉佩被雕刻成一片交叠的竹叶,线条流畅,工艺精湛,竹叶的脉络清晰可见,栩栩如生。
玉佩的一角,刻着一个极小的、不易察觉的“颐”字。
这块玉佩在孟听雨粗糙朴素的衣着衬托下,显得格格不入,更彰显出其不凡的价值。
“这是四年前,顾承颐在平山给我的。”
孟听雨的声音很平,听不出什么情绪。
“你既然是顾家大院的警卫,应该知道,四年前他去过平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