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时机需要谨慎选择,动作需要干净利落,不能引发太大的震荡,尤其不能授人以柄。
\n
元春在宫中的处境,比她预想的更微妙。皇帝的态度已然发生变化,元春若不能及时调整,只怕圣眷衰减的速度会更快。
\n
贾府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地位可能不稳的妃子身上。
\n
宝玉……北静王那意外的赏识,像是一道缝隙,透进了别样的光。
\n
这孩子的心性,或许不适合官场倾轧,但他的灵气与那份不合时宜的“真”,在某些特定场合、特定人眼中,未必不是一种独特的价值。
\n
内政需巩固,外援需寻求。
\n
贾府这艘船,不能只靠修补漏洞,必须找到新的、更可靠的航道。
\n
她缓缓睁开眼,目光落在跳跃的烛火上,眼神锐利而清明。
\n
双管齐下,必须双管齐下。
\n
“鸳鸯,掌灯,研墨。”她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n
“是。”鸳鸯连忙应声,将书案上的明角灯拨得更亮些,挽起袖子,取出一锭上好的松烟墨,注入少许清水,手腕沉稳地研磨起来。
\n
墨锭与砚台摩擦,发出细微均匀的沙沙声,在这深夜里格外清晰。
\n
鸳鸯一边研墨,一边悄悄观察着老太太。
\n
只见她铺开一张暗纹宣纸,取出一支小楷狼毫,蘸饱了墨,却并未立刻落笔,而是凝神思索了片刻。
\n
那神情,不似往日写信给家中晚辈的慈和,也不似处理庶务时的威严,而是一种……一种如同将军运筹帷幄、谋士定策千里的深沉。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