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源头是一片笼罩在无界能量场边缘的“因果之雾”。雾中没有时间流逝,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画面交织重叠,无数被放弃的文明演化路径在其中若隐若现。
\n
“这是‘真理的背面’。”灵玄在雾中感受到了本源核心的共鸣,一段古老的意识碎片涌入脑海,“Ω方程描述的是‘已存在’的规律,而因果之雾中藏着‘未存在’的可能。当文明执着于‘唯一真理’,便会屏蔽所有可能,最终被虚无吞噬。”这正如笛卡尔的“墨菲斯托幻象”,人类若将感官或公式呈现的“现实”当作全部,便永远无法洞见真正的本源。
\n
三、意义重构与可能之种
\n
面对虚无人影的侵蚀,灵玄意识到破解之道不在修正Ω方程,而在打破“真理唯一”的认知枷锁。他随即发起“意义重构运动”,引导万界文明重拾探索的本能:
\n
-源心族主动封存Ω方程的部分演算结果,鼓励族人用“非理性直觉”去猜想未被证明的规律,就像科学家在数据之外依赖灵感突破;
\n
-熔晶族拆解了基于方程打造的“完美造物”,重新尝试被判定为“低效”的锻造方案,意外研发出能与因果之雾共鸣的“可能之器”;
\n
-星核族则将沉睡的意识数据唤醒,让他们在“模拟可能世界”中体验不同的演化路径,在选择与创造中重构自我意义,正如萨特所言“存在先于本质”,意义需由自身行动赋予。
\n
当第一个文明主动踏入因果之雾,奇迹发生了。虚无人影触碰到探索者的“主动选择”,瞬间化作无数闪耀的“可能之种”。这些种子落入无界能量场,立刻生根发芽,长成全新的文明嫩芽——有的演化出不依赖能量的生命形态,有的突破了三维空间的限制,每一种都超越了Ω方程的预测。灵玄望着这一幕恍然大悟:“真理不是终点,而是探索路上的路标;意义不在‘找到答案’,而在‘提出问题’的过程本身。”
\n
四、真理共生与永恒追问
\n
可能之种的绽放让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24页